“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的每一片土地上”,“在社会实践中读懂家乡”,“把共青团的颜色涂满每一块画板”,“用实践的激情回应每一份盛夏的热情”,“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,跑出属于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!”。
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推动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走细走实走深,助力共青团“三力一度”更有作为,推动实践育人在学社衔接上更具桥梁纽带作用,打造“1+3+N”返家乡社会实践精品实践项目,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、分团委精心组织布置,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覆盖全院20个支部,参与人次300余人次,获得活动证明、当地政府表彰86人次,覆盖受益人群2000人次,在学生家乡产生很大影响,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。
聚焦一根主线 融入思政元素
打造全程思政教育实践元素,在社会实践开始前实现各支部全范围覆盖返家乡社会实践培训,在团旗下庄严宣誓,鼓励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在实践岗位上不断反思,用心得体会和实践日志调整、思考、磨炼实践能力和实践水平,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奔赴中深化实践意志,用青春的赤子之心向祖国汇报。
聚焦三项实践 助力青年融入式成长
一是疫情防控中诠释新时代青年担当和作为,号召全体青年学子向社区报到,向基层团组织报到,在家乡的疫情大考中贡献青春的力量,二是夯实“青·志”,服务家乡建设,参与文明城市创建、环保志愿行、社区安全教育宣讲、“雨燕护巢”社会实践计划,三是专业实践不忘育人初心,号召青年学子用专业力量发光发热,在助力儿童发展、乡村振兴、科教兴国、红色基因传承、教育陪护中肩负起人民重托。
聚焦N项创新实践 坚持笃实创新
开展科技创新,公益服务、乡村振兴、扶智扶农、社会调研、环境保护、文化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,打造好“百家社区行”、“暖冬行动”、“彩虹课堂”等志愿“名片”,坚持推动“一支部一特色”,挖掘社会实践个性化发展,学院学生参加“一盔一带”、“交通文明劝导”志愿服务等文明城市创建,扎根基层社区助力“基层治理”现代化,助力城乡换新貌“新农村建设”,“强国复兴有我”文化传承志愿者,“七彩假期·温暖童心”夏令营帮助师范学生扣好为人师表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、“红领巾小课堂”把红色资源带进边疆,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,真正成为民族复兴的生力军。
学院积极动员学生在暑假期间投身于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,推动了暑期社会实践和建设美丽家乡的“双促”“双赢”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”。一声声暖心的话语,一个个纯真的笑容,一抹抹亮丽的“志愿红”……青年学生唯有把蓬勃的青春热情融入到火热的实践中去,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繁荣昌盛结合起来,才能把青春之歌谱写得更加雄浑激越。